今天是
欢迎访问国家治理研究院!

治理视点

    您的位置: 首页 > 正文
    治理视点

    自信与智慧: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态度和方法

    华中科技大学国家治理研究院 杜志章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意见》,这是当前中国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纲领性文件。然而,该《意见》出台后不久,特别是在教育部学习贯彻《意见》精神座谈会上袁贵仁发表讲话之后,在社会上出现了一阵喧嚣,针对中共中央加强意识形态工作展开了激烈的争辩。如何看待这一现象?如何处理意识形态领域的不同声音?这需要自信,更需要智慧。

    一、自信:包容多元、允许争辩

    多元化是现代化的重要特征。伴随着全球化、信息化的深入,文化多元化已成为一股不可抗拒的潮流席卷全球,各种思潮竞相涌入开放的中国。多元化也是社会活力的源泉。中国改革的重要任务就是改变单一僵化的体制,在一定范围内一定程度上允许多元价值的存在。因此,价值多元化是中国改革开放的必然结果。在今天的中国,多元价值并存且相互争鸣是十分正常的现象。

    就高校意识形态工作而言,我们应当有充分的道路自信、制度自信和理论自信。因为中国在马克思主义的引导下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快速发展,取得了令世界瞩目的成绩。今天的中国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要强大,今天的中国人民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要富裕。这充分彰显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意识形态领域的核心地位和主导作用。因此,对于在一定范围内存在的多元价值我们应该持开放包容的心态,鼓励参与,允许竞争。如果一遇到不同的声音,就抓辫子扣帽子打棍子,那就不是一种自信的表现,而且还会破坏民主的氛围,扼杀社会的活力。

    二、智慧:树立主流、加强引导

    但是,多元价值的存在又必须一定的范围之内,在主流价值和多元价值之间必须保持一定的张力。如果坚持主流意识形态的绝对一元化,必然会走向封闭与僵化;相反,如果放任意识形态完全多样化,必然导致社会的无序和动荡。以苏联为例,在斯大林时代由于坚持社会主义因素绝对一元化,结果导体制机制的僵化,社会失去活力;戈尔巴乔夫在所谓“民主的人道的社会主义”改革旗号下,使苏联走向了完全多元化,结果导致苏共丧失了政权,马克思主义丧失了在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地位。在经历了叶利钦时代的混乱与衰退之后,普京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在意识形态领域重塑包括爱国主义、强国意识、国家作用和社会团结等因素在内的“俄罗斯新思想”。普京的改革重新树立了俄罗斯主流意识形态,为俄罗斯民族指明了发展方向,赢得了生机。

    历史告诉我们,要坚持社会主义,就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一元主导;要发展社会主义,还必须允许多元价值在一定范围内的存在。因此,对高校意识形态工作而言,我们在学习、研究、借鉴人类文明一切积极成果,保持价值存在多样性的基础上,必须坚持学习、研究和宣传马克思主义,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充分发挥高等学校在意识形态领域的主渠道和主阵地的作用,引领中华民族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