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会论坛

首页 > 大会论坛 > 正文

高奇琦 王金良:全球治理指数2015年度报告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深入发展,与之相关的全球性问题与风险也不断出现,并呈现出加剧的趋势。在这种情况下,全球治理的意义便凸显了出来。同时,在全球治理的实践中,国家的自主性在很大程度上并没有削弱,反而得到了重塑和加强。因此,从理论和实践上推动各个国家进一步参与全球治理,则势在必行。

由华东政法大学政治学研究院研发的“全球治理指数”(全称“国家参与全球治理指数”,英文为States Participation Index of Global Governance, 简称SPIGG指数)便旨在对国家在全球治理中的参与状况进行科学地评估。从目前来看,国内外对此还没有专门的研究指数,与之相关的一些指数则针对性较弱。例如,某些全球化指数主要反映经济和人员流动状况,而另一些治理指数大多是基于国别的国家治理评估。因此,旨在衡量国家参与全球治理的SPIGG指数在国内和国际上均属首创,具有很强的创新性。

从整体上看,设立SPIGG指数至少可以具有以下意义:第一,可以更加全面和准确地把握国家参与全球治理的程度,从而为相关研究奠定科学化的基础;第二,可以进一步推动国家参与全球治理的积极性,即通过动态排名等方式产生激励效应,从而促进各国在全球治理中形成良性的竞争机制;第三,可以增强中国在全球治理中的软实力,通过巧妙融合中国理念的指数研究,改变世界对于该问题的认识,从而增强中国在全球治理中的发言权和主导性。

SPIGG指数的研发始于20144。华东政法大学政治学研究院的研究团队首先围绕指标体系的创制进行了广泛调研和深入研讨。在SPIGG指标体系形成后,团队还针对该指数的改进和完善,向数百位政治学和国际关系领域的国内外专家学者征求了意见。在此过程中,俞可平及杨雪冬等治理理论及社会科学指数化研究领域的著名学者为本指数的研发及完善提出了许多有益的意见和建议。此外,政治学研究院还组织了“中国参与全球治理:体系变革与国家能力”(2014515日)、“比较政治与全球治理”(2014614日)以及“国家治理指数研究与评估研讨会”(2015613日)三场学术研讨会来对这一指数的科学性和可行性进行论证。

2015年,研究团队基于此前的经验,并通过综合考虑指数建设在数据采集、技术运用和人员写作等方面的因素,确定了2015年的整体方案。团队将评估对象的范围确定为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的25个国家,并集中采集这些国家2014的相关数据进行分析。数据采集工作在201510月底完成,相应的分析工作也随之进行。此外,政治学研究院将与上海人民出版社合作出版《比较政治与全球治理》(系列辑刊,每年一本,拟每年10月出版),该辑刊中将会设置专栏对SPIGG指数的年度排名进行详细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