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李想、张梦)11月1日,华中科技大学国家治理研究院在东五楼五楼会议室举行了学习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公报座谈会暨国家治理研究院聘任仪式。会议由国家治理研究院院长欧阳康主持,国家治理研究院研究员吴毅、雷瑞鹏、王晓升、顾建明、饶传平、李翔等和国家治理研究院博士研究生共30余人参加了座谈。
欧阳康院长指出,党的第十九届四中全会用一次中央全会的形式专题研讨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若干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这在中国共产党的治国理政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他进一步指出,国家治理研究院是国内首家以国家治理为名的大学智库,经过了五年多的努力,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的召开,对于我们这样一个以国家治理为主题的专门的研究机构来说,它所具有的特殊的政治意义、社会意义、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是不言而喻的。此次聘任仪式正是基于这样的背景,进一步加强了国家治理研究院的组织机构建设,为今后开展国家治理的研究工作提供了有力的组织保障。欧阳康院长详细解读了四中全会公报,他表示,通过对公报的学习,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历史、现实和未来,提升智库自觉,帮助各级领导更加清晰地自觉地认识到时代提供的机会和当下面临的挑战,更好地让理论走进实践,让实践充满理论的思想智慧,并在这两者的结合上寻找新的变革发展与创新。
随后,师生们对公报展开了热烈讨论。雷瑞鹏教授从科技伦理治理体系的角度对当下国际国内的科技伦理现象和问题进行了梳理,说明了在当下、在世界范围内占据科技伦理领域制高点的紧迫性和重要性。顾建明副教授指出,中国共产党的全方位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根本保障,他结合此前在光明日报交流访问的经历,指出新闻宣传要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时刻和党中央保持一致。王晓升教授谈及执行的问题,他认为制度上的顶层设计十分重要,同时也要考虑到制度的执行问题,制度最终能否被正确、有效地执行是国家治理是否达到现代化的重要指标。陈刚教授认为我们要不断深入学习马克思主义思想,尤其是辩证唯物主义,通过正反两个方面来看问题,可以更好地帮助我们进行科学、合理地决策。饶传平副教授认为,作为一个国家智库,国家治理研究院可以更多地从实证的角度进行调查研究。杜志章教授指出,公报明确表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国家治理体系、国家治理能力三者之间的关系,首次系统概括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进一步提出了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具体任务和总体目标。李翔副教授以中美贸易摩擦、香港暴乱等现象为例,指出可以围绕政治安全的角度进行更深地研究。赵泽林副教授认为,坚持和完善党对人民军队的绝对领导制度,对于保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长远发展至关重要。吴畏教授认为,到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全面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意味着国家治理研究院还可以埋头苦干三十年,作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参与者和见证者,要围绕研究主题,确定阶段性目标,分阶段有步骤的学习和研究。与会的各位博士研究生也结合自己的学习体会,分享了自己的观点和感受。
会上,国家治理研究院院长欧阳康教授宣布了关于国家治理研究院聘任决定,华中智库副院长、马克思主义学院杜志章教授担任国家治理研究院副院长兼办公室主任,哲学系吴畏教授担任国家治理研究院院长助理,哲学系赵泽林副教授担任国家治理研究院办公室副主任。
当天上午,湖北卫视就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公报的发布对欧阳康院长作了专题采访,他在访谈中指出,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公报,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做了整体的考量,这也是当代中国更好地走向未来的制度梳理、制度提升的一次重要的探索。他认为,衡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比较优势有三个重要的参照系,一是与中国历史优秀文化,二是国际各国的先进社会制度,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这三者的整合上,可以看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和治理体系,传承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吸收了世界文明进步的重要的价值取向,彰显了马克思主义及其当代中国的特色,能够保障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使中华民族行进在人类文明健康发展的大道上。专题访谈在当晚湖北卫视新闻频道播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