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精彩图片
    精彩图片
    首页  -  精彩图片  -  正文
    第九届“全球治理·东湖论坛”——“文明互鉴与全球治理”国际研讨会在汉成功召开

    来源: 时间:2023-11-21 点击量:

    (通讯员:董慧 张宸晟 程聪瑞)由华中科技大学国家治理研究院、国家治理湖北省协同创新中心承办的第九届“全球治理·东湖论坛” 11 18-19 日在华中科技大学梧桐雨问学中心以“线上 + 线下”的方式举行,本次论坛的主题是“文明互鉴与全球治理”。



    华中科技大学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尤政,教育部社会科学司司长徐青森,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研究室主任金鑫,湖北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刘爱国,湖北省委宣传部理论处处长李琼,英国社会科学学院院士、华威大学社会学系奥古斯特·孔德,社会认识论讲席教授史蒂夫·富勒( Steve Fuller ),华中科技大学国家治理研究院院长欧阳康等出席了开幕式,开幕式由华中科技大学副校长许晓东主持。



    尤政向各位参会的领导和来宾表示热烈欢迎,对本次大会的顺利召开表示祝愿。他指出,华中科技大学在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进程中非常重视智库建设,华中科技大学国家治理研究院主动服务国家战略和社会发展,在资政启民方面取得了重要的发展成就,本次会议聚焦文明互鉴这一全球治理中的热点问题进行深入研讨,期待能够产出高质量的会议成果。



    徐青森代表教育部社科司对本次论坛的召开表示热烈祝贺。他指出,文明互鉴始终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与世界和平发展的重要动力,中国不仅是全球文明互鉴的倡议者,也是为实现这一倡议提供治理方案的行动派,本次论坛以文明互鉴与全球治理为主题,不仅与中国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落实全球文明倡议的中国方案紧密呼应,也是对习近平外交思想和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学术响应,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金鑫代表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世界政党研究所、代表金砖国家国际合作中方理事会对东湖论坛多年来的学术坚守和丰富的成果产出表达敬意和祝贺,对各位嘉宾的到来表示欢迎,对各位领导和专家学者的大力支持表示感谢。他指出,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全球文明倡议,从不同维度丰富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内涵,与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一起构成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三大支柱,是重要的国际公共产品,体现了中国的大国责任担当,需要与会学者肩负起推进这一倡议的落实的重要责任,共同研究好倡议落地落实的方案。



    刘爱国代表湖北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向出席会议的各位领导、嘉宾、海内外专家学者表示热烈欢迎,对本届论坛的举办表示热烈祝贺。他指出,“全球治理·东湖论坛”是一个具有宏大世界视野的高质量论坛,体现了华中科技大学国家治理研究院“聚焦重大问题,服务国家战略”的建院宗旨,体现了湖北社科界对世界前途和人类命运的深切情怀。在中国日益走向世界舞台中央的大背景下,中国学者、湖北学者有责任有义务为推进文明互鉴与全球治理贡献更多高质量研究成果。全省社科工作者,要不断提升学术站位,加强国际学术交流,拓展全球视野、人类视野,既研究好中国和湖北,也加强对世界的研究。要聚焦习近平总书记文明互鉴与全球治理系列重要论述,加强体系化、学理化研究阐释。要聚焦“中国之治”、湖北治理的特点特色优势,搭建更多更好国际化学术平台,讲好中国故事和湖北故事,加强对外学术交流,推动各国文明互鉴。要聚焦世界百年大局演变趋势与规律,加强建言献策,着力为中国走好中国式现化代之路,构建人类文明新形态提供更有力的智力支持。


    欧阳康代表华中科技大学国家治理研究院、国家治理湖北省协同创新中心等主办方、承办方和协办方,向各位领导和专家学者的来临、关心和支持表示了衷心的感谢。他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深刻影响着当今人类文明,中国正由传统的全球化积极参与到新型全球化的构建中,实际上也在深刻地影响着全球化的发展。本次会议的核心议题既是一个深刻的中国问题,也是一个深刻的世界问题,是习近平总书记一再要求去回答的世界之问、历史之问、人类之问,也包括中国之问。对于所有这些问题的回答,既需要实践的探索,也需要理论的创新,本次会议提供了重要的机遇,期盼今天的会议能够产出更加丰厚的成果。此外,欧阳康还在开幕式中宣布正式启动由华中科技大学牵头的“国际社会认识论研究联盟(筹)”筹备工作。


    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人类文明发展进程遭遇危机,全球治理体系面临严峻挑战,“人类文明将会走向何方”成为了亟待回答的重要现实问题,而文明的相互交流和借鉴能够通过理论和实践的碰撞为走出当前时代困境、回答全球治理之问贡献重要的智慧。在此背景下召开的“文明互鉴与全球治理”国际研讨会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次论坛设置了三场主旨报告和一场青年论坛,同时还召开了“国际社会认识论研究联盟(筹)”筹备工作会议。来自中国、马来西亚、美国、俄罗斯、瑞士、加拿大、德国、印度、荷兰、葡萄牙、英国,共11个国家,国内外 42 位著名专家和 17 名青年学者在大会发言。


    18 日上午举行的“主旨报告一”中,中共中央党校原校委委员、一级教授韩庆祥,英国社会科学学院院士、华威大学社会学系奥古斯特·孔德,社会认识论讲席教授史蒂夫·富勒(Steve Fuller,北京大学教授、南京大学区域国别研究院院长王逸舟,莫斯科大学全球化进程系教授、“全球化时代”杂志主编亚历山大·N·丘马科夫(Alexander N. Chumakov,华中科技大学原党委副书记、国家治理研究院院长、哲学学院二级教授欧阳康,华侨大学副校长、国际关系学院院长(兼)、教授林宏宇,荷兰格罗宁根大学法学院与经济学院教授斯特凡·E.魏斯哈尔(Stefan E. Weishaar,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执行院长、教授王文,浙江师范大学非洲研究院院长、教授刘鸿武 9 位学者围绕文明的重大概念辨析、国家治理理论的理论拓展、文明互鉴与全球善治的辩证关系、碳定价在全球文明互鉴中的重要意义、地区文明互鉴对于全球治理的重要意义等话题进行了发言。“主旨报告一”设上下两个半场,分别由华中科技大学国家治理研究院副院长杜志章教授和华中科技大学国家治理研究院院长助理董慧教授主持。


    18 日下午进行的“主旨报告二”中,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原副部长、中国人民争取和平与裁军协会副会长于洪君,马来西亚下议院前副议长、亚太“一带一路”共策会会长翁诗杰,蓝迪国际智库秘书长马融,山东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院长、教授刘森林,云南大学二级教授、《思想战线》主编蒋红,华中科技大学国家治理研究院特聘研究员虞崇胜,澳门城市大学副校长、研究生院院长叶桂平,澳门大学全球与公共事务研究所副主任、副教授利天佑( Francisco Jose Bernardino da Silva Leandro , 华中科技大学国家治理研究院副院长、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杜志章,同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教授刘勇,复旦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郭丽双,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中国对外战略研究中心主任助理、华中科技大学国家治理研究院特聘研究员王鹏,华北水利水电大学社科处副处长、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杨国斌,华中科技大学国家治理研究院院长助理、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董慧 14 位学者围绕文明差异的影响、全球治理的复杂性问题、中国在全球治理中的定位与贡献、文明互鉴的概念框架、文明互鉴的实践案例等论题进行了发言。“主旨报告二”分为了上下两个半场,分别由《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副主编吴兰丽,华中科技大学国家治理研究院副院长、经济学院教授孙永平主持。

    “主旨报告三”是“文明互鉴与社会认识论”英文专场发言 英国社会科学学院院士、华威大学社会学系奥格斯特·孔德社会认识论讲席教授史蒂夫·富勒(Steve Fuller),南京大学研究生院副院长、哲学系教授张亮,德里大学基洛里马尔学院政治学系教授卢品德·奥布罗伊(Roopinder Oberoi),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暨中国现代思想文化研究所教授潘斌,加拿大圣弗朗西斯泽维尔大学哲学系教授兼系主任威廉·斯威特(William Sweet),南京师范大学数字与人文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吴静,新加坡国立大学高级讲师埃里克·克尔(Eric Kerr),杭州电子科技大学中国科教评价研究院常务副院长、特聘教授王琳,加拿大韦仕敦大学信息与媒体研究学院副教授马特·斯特尔(Matt Stahl),英国基尔大学社会政治全球研究学院社会学评论博后研究员胡正栋,不来梅大学不来梅国际社会科学研究院院长克里斯蒂安·彼得斯(Christian Peters),全球伦理网主席司徒博(Christoph Stuckelberger),华南理工大学哲学与科技高等研究所副教授罗栋13位学者围绕社会认识论视域下的认识论元问题、文明互鉴、社会治理、数字智能、气候环境、文化交往等论题进行了发言。“主旨报告三”由华中科技大学国家治理研究院副院长、哲学学院教授吴畏主持。

    青年论坛由华中科技大学国家治理研究院研究员惠利、冯传禄主持,来自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军事科学院、国防科技大学、华中科技大学、莫斯科大学、复旦大学、浙江大学、澳门城市大学、浙江师范大学、中央民族大学、济宁学院的包括博士研究生在内的 17 位青年学者参与发言。

    本次论坛嘉宾发言紧紧围绕“文明互鉴和全球治理”这一核心论题,集思广益贡献理论和实践智慧,从文明交流互鉴的理论基础、文明交流互鉴的理论愿景、文明互鉴的逻辑构建、文明互鉴与全球治理实践的辩证关系、文明交流互鉴与全球治理问题等角度出发,积极献言,呈现了一场丰盛的思想交流盛筵。此外,本次会议还积极探讨了社会认识论当代视域下的“文明互鉴”问题,深化了本次论坛论题的哲学意蕴。

    来自国内的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军事科学院、北京大学、复旦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同济大学、南京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山东大学、云南大学、华侨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华南理工大学、澳门大学、澳门城市大学、华北水利水电大学、中央民族大学、浙江师范大学、济宁学院、中国人民争取和平与裁军协会,以及来自国际的英国社会科学学院、莫斯科大学、格罗宁根大学、不来梅大学、德里大学、圣弗朗西斯泽维尔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韦仕敦大学、基尔大学、亚太“一带一路”共策会、全球伦理网等多所高校和研究机构的 60 多位国内外专家学者和线上线下 5000 余人参加了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