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院内要闻
首页  -  新闻报道  -  院内要闻  -  正文
“社会认识论人才培养改革虚拟教研室”启动会顺利召开

来源: 时间:2022-05-05 点击量:

2022年4月30日上午,国家教育部首批虚拟教研室建设试点单位“社会认识论人才培养改革虚拟教研室”启动会暨建设工作研讨会在华中科技大学举行。开幕式由华中科技大学哲学学院副院长徐敏教授主持。


本次会议分“社会认识论人才培养改革虚拟教研室启动仪式”、 “社会认识论人才培养改革虚拟教研室建设工作研讨会”、“《社会认识论人才培养改革虚拟教研室工作章程》(征求意见稿)审议”等环节。来自华中科技大学、华东师范大学、西南政法大学、西华师范大学、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吉首大学、新疆财经大学、陕西社会科学院、济宁学院等高校及科研院所的数十位专家学者出席了此次会议。


华中科技大学本科生院、教务处副处长项林川教授,华中科技大学哲学学院院长董尚文教授,社会认识论人才培养改革虚拟教研室带头人欧阳康教授先后致辞。


5080C


项林川教授代表华中科技大学对本次会议的召开表示了热烈的祝贺,并对社会认识论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虚拟教研室的成立表示了高度的肯定。他指出,虚拟教研室的成立能够突破学校和学院间的地域限制,成为推动学校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39289



董尚文教授代表哲学学院对虚拟教研室的成立表示了高度肯定。他指出,虚拟教研室的成立对于哲学学院人才培养、学科建设、学院平台建设的贡献是巨大的;加强虚拟教研室的建设,需要突出优势、扩展领域、补齐短板,把课程建设、专业建设很好地结合起来;学院将为虚拟教研室的建设提供帮助,全力以赴支持虚拟教研室的工作。


59B7E


欧阳康教授代表虚拟教研室对学校、学院的大力支持以及各位专家学家的莅临表示衷心的感谢。会上,欧阳康教授介绍了社会认识论人才培养改革虚拟教研室建设理念及工作方案。


欧阳康教授说,哲学学院正处于最好的发展时期,学院各项事业得到了全面发展,社会认识论人才培养改革虚拟教研室是华中科技大学本次唯一入选的文科虚拟教研室,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社会认识论是中国学者创造的自主学术体系,其学术研究同国际学术界是大体同步展开的,社会认识论从1986年发展到今天,形成了丰厚的系列研究成果,构建起具有较大规模的社会认识论研究团队,尤其已经毕业的博士生撰写的50多篇社会认识论系列博士学位论文,为本虚拟教研室的构建奠定了基础,也为进一步探讨社会认识论的高层次人才培养改革提供了前提。当前中国高校正面临着一个新的使命,需要做出适合中国国情的,并且能够同国际学术进行交流对话的学术成果,而这种学术成果的出现需要新的组织架构助生。本虚拟教研室的成立可以发挥积极作用。虚拟教研室将依托学校、学院和相关院校专家学者的大力支持,与中国辩证唯物主义研究会社会认识论专业委员会的工作相协调,积极开展学术研究、课程教学、教材编写、人才培养、社会服务、青年活动、国际交流等活动。欧阳康教授还介绍了虚拟教研室领导小组和工作委员会的初步构成,鼓励大家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48980


在社会认识论人才培养改革虚拟教研室建设工作研讨会中,华中科技大学哲学学院院长董尚文教授、华中科技大学哲学学院副院长徐敏教授、华中科技大学哲学学院副院长廖晓炜副教授、华中科技大学哲学学院王晓升教授、华中科技大学哲学学院吴畏教授、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副主编吴兰丽副编审、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潘斌教授、华北水利水电大学社科处副处长杨国斌教授、华中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董慧教授、西南政法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想政治教育系主任谢俊教授、西华师范大学四川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中心副主任谷生然教授、吉首大学武陵山区发展研究院张登巧教授、华中科技大学哲学学院张建华副教授、新疆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盛新娣教授、陕西省社科院王景华助理研究员、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杨玲副编审、济宁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郑剑副教授、华中科技大学哲学学院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研室主任赵泽林副教授从多个角度积极建言虚拟教研室的建设。


华中科技大学哲学学院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研室主任、中国辩证唯物主义研究会社会认识论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赵泽林副教授介绍了《社会认识论人才培养改革虚拟教研室工作章程》(征求意见稿),与会人员集体审定通过了《社会认识论人才培养改革虚拟教研室工作章程》(征求意见稿)。未来将以工作章程中的建设目标、核心工作、组织结构与分工为参考,围绕教育部虚拟教研室工作目标,推进社会认识论人才改革虚拟教研室建设工作。


最后,欧阳康教授致闭幕词。感谢大家提出的很好建议。他提出,一、要拓展对于社会认识论的研究视域和学术范围;二、鼓励研究者将社会认识论的理论与方法应用于各自感兴趣的学科,促进跨学科交流;三、要积极将社会认识论研究领域扩展到社会治理和社会实践之中;四、要推动建立社会认识论的国际交流学术合作委员会,加强国际交流学术合作;五、要积极开拓多种形式的课程教学和教学研究活动,努力把虚拟教研室做实;六、要加强虚拟教研室的宣传,积极推动课题参与、申报和研究,努力构建一个开放式的教育、教学、研究和服务体系。

191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