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院内要闻
首页  -  新闻报道  -  院内要闻  -  正文
院长欧阳康教授先后接受《中国教育报》《中国社会科学报》专访

来源: 时间:2025-03-13 点击量:

近日,华中科技大学国家治理研究院院长欧阳康教授应邀先后接受了《中国教育报》和《中国社会科学报》的专访。在专访中,欧阳康教授就“强化科技教育和人文教育协同”与“加快构建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自主知识体系步伐”两个重要问题发表了观点。

在《中国教育报》的采访中,欧阳康院长对“强化科技教育和人文教育协同”这一战略提出的背景进行了分析。欧阳康在采访中提出,“这一重大部署具有深刻的背景。从学科分类看,科学技术与人文之间的传统界限已经被打破,现代科学融合自然科学、人文学科和社会科学,形成大科学体系,技术也涵盖工程、社会和人文,构建起大技术体系。从科技与人文关系看,科学技术服务于人的生存发展,需在人文价值引领下才能合理应用,现代人文领域则依赖科学精神和技术手段,获得更坚实的基础。从人的全面发展角度看,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需要全面发展的人才,大科学、大技术和大人文是全面人才结构的重要内容。从现代教育的本性出发,教育应既有科学教育,灌注科学精神,也有技术教育,强化实践能力,亦有人文教育,强化人文精神,还有社会教育,强化价值导向和社会责任。人的全面发展呼吁教育的全面发展。强化科技教育和人文教育协同既必要又可行,代表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方向,是教育强国建设的重要内涵。”  


在《中国社会科学报》的采访中,对于“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经验和内在逻辑”以及“面对世界变局如何更好谋划未来”这两个关键问题的思考,欧阳康院长认为,“这些思考构成了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自主知识体系构建的历史维度和现代视域,而中国式现代化正是对这些问题的系统探索和精准作答。他表示,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坚持“两个结合”,即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重大成果。它深深扎根于中国大地,传承着中华文明,融汇了世界文明,彰显出鲜明的中国特色。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我们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基点。在理论发展上,中国式现代化传承并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持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探索出一条贫穷落后国家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实现现代化的独特道路,这是对马克思主义思想理论的学习、传承、运用与重大创新。同时,中国式现代化博采众长,综合创新,最终形成了独树一帜的中国式现代化模式。这一模式不仅回应了现代化领域的诸多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也回答了在新时代背景下中国传统文化如何实现现代化的问题,是一个高度综合性和自主创新性的理论体系、制度体系与实践体系,为人类文明进步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8EB11

此次专访是在全国两会召开背景下,来自哲学社会科学界的专家学者、代表委员围绕深化党的创新理论体系化学理化研究,扎实推进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建设等议题展开的交流探讨,具有重要的时代意义和价值。

原文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RJNnbl8rR1q6-wa78grkRQ


http://paper.jyb.cn/zgjyb/html/2025-03/06/content_144746_1831782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