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术讲座
首页  -  学术活动  -  学术讲座  -  正文
托马斯·博格:全球治理中的环境治理(国家治理大讲堂第62期)

来源: 时间:2025-04-21 点击量:

(通讯员:徐绮蔚)4月16日,国家治理大讲堂第62期、青马大讲堂第56期、华中科技大学第2558期人文讲座在华中科技大学东九楼D116教室举行。本次讲座由当代国际知名的政治哲学家、挪威科学院院士、耶鲁大学全球正义中心主任、耶鲁大学莱特纳哲学和国际事务讲座教授托马斯·博格主讲,他带来的讲座主题是“全球治理中的环境治理”。华中科技大学国家治理研究院院长、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主任、哲学学院二级教授欧阳康策划主持,并担当与谈人角色。国家治理研究院硕博研究生、校“青马班”学员等众多师生参加讲座。

欧阳康教授高度肯定了托马斯·博格教授在全球正义问题上所取得的卓越成就,介绍了他的相关研究内容,并指出“全球正义与全球善治”是国家治理研究院特别为他设计的专题讲座,得到了“喻园·家”学术大师项目的大力支持。欧阳康教授特别谈到,托马斯·博格教授不仅理论深厚,而且充满着深厚的人文情怀,在关注贫困地区人口的同时更关心全人类的可持续发展。

托马斯·博格教授指出,全球变暖正在加速演进,气候紧急是当前现状。中国为此做出了巨大的努力,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在全球南方生态污染还十分严重,所以如何协调气候与绿色发展的关系便是重中之重。他谈到,绿色技术的创新虽在不断推进,但仍具有一定的阻碍,如技术垄断、价格成本等都成为阻碍绿色技术推广的因素。全球北方包括中国建立了严格的环保法规来进行污染管控,但全球南方尤其是非洲等贫困国家的政府则很难采取这样的补偿措施,这也是环境影响力基金(EIF)创建的原因。托马斯·博格教授指出,EIF的目的是为了加快全球南方国家绿色创新的部署,推进在全球南方国家创新的投入和科创。他认为EIF在效率上比气候融资更具优势。

托马斯·博格教授概括了EIF在高效减轻生态环境危害方面的八大设计特点。第一,聚焦于低收入国家,尤其是全球南方的一些贫困国家。第二,EIF的有效性在于为实际的成效付费而非预期成效。第三,对完整实施的过程进行资金支持。第四,具有非常开放创新的空间。第五,通过广泛竞争使回报率有效地保持在低位。第六,吸引被忽视的市场投资。第七,广泛地采取激励措施。第八,无需额外成本促进绿色创新进程加速。

托马斯·博格教授总结指出,EIF是多边合作的信号,创造全球共同利益的公共产品能让全人类都受益。希望EIF能在中国的支持下,通过南非(G20)和巴西(COP30)获得更多的进展。

座谈环节,欧阳康教授和与托马斯·博格教授就讲座的主题展开了学术交流。欧阳康教授进一步说明了当前中国的城市正在做些什么,面临着怎样的问题。他指出,一方面,中国对绿色发展的认识不断加深,提出了新的理念,这是中国从传统国家发展到现代国家取得的观念上的根本转变。另一方面,中国作为超级大国,在调整能源体系的同时促进工业化发展是很困难的,各个省份都出台了相应的政策和评估体系,做出了巨大的努力。同时,欧阳康教授对托马斯·博格教授在全球环境治理问题上的精彩演讲表示了高度的肯定和赞扬,并提出了“全球北方和南方具有不同的环境,应该如何平衡发展和环境之间的关系,我们能从中获取怎样的经验,对中国来说能够做出什么努力?”等一系列问题。对此,托马斯·博格教授回答道,中国的经验具有独特性,中国政府对环境保护及可持续发展目标做出的承诺十分认真并会付诸实践。他指出,如何重构世界经济、世界秩序是至关重要的,需要建设一个更好的全球环境,让全球南方国家也可以得到更好的发展。

现场互动环节,听众就环境影响力基金(EIF)及专利的创新动力问题提出了疑问。托马斯·博格教授回应称,EIF通过调整技术创新与市场定价机制,解决传统污染技术与清洁能源的不公平竞争问题。他认为在专利保护与EIF的协同作用和双重机制下,能够构建起动态平衡的创新激励体系,通过合理的奖赏机制和竞争环境更好地激励创新者,尤其在绿色技术方面的创新。

最后,欧阳康教授对本次讲座进行了总结发言。他表示,托马斯·博格教授多年来在全球正义的视域中关注“环境问题”,探析应对历程和当前的体系建构,分析多种实践困惑,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尤其是倡导以EIF项目鼓励绿色创新和绿色发展,并提出八项可能的探索方向,具有启迪意义。回顾中国对发展和绿色发展的认识和实践历程,欧阳康教授指出,真正的、全面的和持续的绿色发展也和治国理政的指导思想理念一样与制度优势密切相关。

此次讲座从理论、实践、国际以及全人类共同利益的角度为师生们带来了全球环境治理的诸多启发,进一步提升了大家对环境问题和绿色发展的关注和重视程度。据悉,本次“全球正义和全球善治”系列讲座还在继续,未来将聚焦于世界和平问题,致力为大家呈现多维度、多层次的学术盛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