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欢迎访问国家治理研究院!

您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活动
国际会议

刘鸿武:非洲新冠疫情趋势及对中非关系的影响


我今天的发言主要想谈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目前非洲疫情的发展现状以及未来可能的发展趋势,二是当前中非合作抗疫表现出来的一些特点。总的来说,我的基本观点就是:中非合作抗疫是现代中非关系当中的头等大事,我也相信通过中非合作抗疫,中非命运共同体的建构可以走上一个新的历史高度。


一、非洲疫情的发展现状及未来可能的发展趋势


截止到昨天,非洲大陆的疫情总体不是太悲观,但形势严峻,目前感染者三万多人,占全球感染比例的1%多一点。当然现在大家对统计数据是否反映非洲的真实情况是有担心的,但是这种担心在全球任何地方都是存在的,美国现在说是一百万,大家也认为可能远远不止一百万。总的来讲,现在大家比较担心非洲的疫情发展还是因为总体上非洲大陆自身的经济社会发展具有的相对结构性的短板,以及非洲本身在抗疫当中的不确定性,使得它有可能成为未来全球抗疫过程中的最后的一块短板。那么我们应该怎么看现在非洲疫情的演变?我们还是要了解非洲大陆的基本情况。我做了30年的非洲研究,我个人认为非洲的文明和文化本身就是在与各种各样的疫情斗争的漫长岁月中演进出来的,非洲的历史就是一部抗击各种热带疾病的历史。在这方面,非洲人有很多传统智慧和知识,我认为这些非洲本土的知识在近代以后遭到了大规模的破坏。当年西方人到了非洲,把非洲称之为“白人的坟墓”,因为各种各样的疾病在非洲长期流行。但是,在欧洲人抵达非洲这块大陆之前,非洲人创造了他们在热带地区生存的文化形态和传统智慧,包括在热带大陆中的农耕方式、躲避疾病的方法,以及通过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方式来避免疫情大规模的扩散等。我认为,今天人类应该重新把这种本土文化捡起来。所以,在这次非洲的疫情中,一方面,我们会发现非洲的经济社会仍然非常落后;另一方面,到目前为止,非洲的疫情却并没有像在一些经济、科技发达的国家一样在很短的时间内大规模爆发,这和非洲长期对抗疫情的文化是有关联的,所以我们现在看非洲还要从这个角度来理解非洲目前面临的问题。


目前,非洲的疫情发展主要是受到全球化对这块大陆带来的新的冲击和挑战。非洲目前的新冠肺炎患者相当一部分集中在北非国家以及部分法语国家,同时,非洲现有的三万多病例几乎没有一例是从中国大陆传过去的,因为中国在早期就采取了强有力的抗击疫情的举措,后来发生大规模疫情的主要传染源是从欧洲国家回到非洲的欧洲人或者非洲人。这一点他们是看得非常清楚的,他们疫情的源头并不是来自中国,而是来自欧洲国家。现在,他们主要的问题是,在一些大都市已经出现了社区的传播,他们医疗资源比较匮乏,另外国家治理能力也是相对落后的。这样就使得他们如果面对类似于欧洲或者美国的大规模传播时,是没有能力抵御的。


另外,非洲疫情的发展有一个优势,就是可以“以空间换取时间”。因为非洲的土地面积非常大,绝大部分疫情传播到非洲南部地区以后就像强弩之末;另外,非洲绝大部分国家地广人稀,加上气候比较炎热,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阻止疾病的蔓延。我认为,到目前为止,非洲抗疫的成效、能力以及意愿要比一些欧美国家好很多,表现为以下几点:


第一,疫情发生之后,非洲就与中国形成了非常良好的互动关系。在疫情初期,非洲国家连续发声支持中国抗疫,他们反复提到2014年中国支持非洲抗疫埃博拉的事迹,认为中非是命运共同体,所以他们一开始就没有被西方国家所谓的中国阴谋论、隐瞒论给带偏,使得他们的判断是比较正确的。


第二,非盟这次扮演了非常积极的角色。他们一开始就采取了统一步伐,在非洲大陆进行抗疫工作。


第三,非洲绝大多数国家在这次抗疫中都表现出了非常强有力的意愿,基本上没有非洲国家发生类似于西方国家的意识形态包括各种各样观念的偏差而耽误抗疫情况的出现。


第四,中国对非洲抗击埃博拉病毒的驰援,使得非洲相信中国在抗疫方面非常有能力和条件。因而,疫情蔓延到非洲以后,绝大多数非洲国家采取对华合作的政策,并且给予了我们积极的支持和回应。到目前为止我们和非洲好几十个国家已经进行了几十场双边和多边的抗疫合作,涉及到很具体的层面。另外,我们也发动了非洲当地的医疗队,在当地建立了一套中国和非洲国家相互合作的体制,昨天在外交部的层面上又召开了中国和非洲国家部长级的抗疫视频会议,同时也通过“金砖峰会”来推动这方面的合作。


总的来看,现在非洲国家的疫情总体上比较乐观,但是随着下一波非洲大陆社区传播的蔓延,非洲面临的疫情挑战还是非常严峻的。总体上看非洲疫情是一场持久战,甚至是攻坚战,其胜利取决于两个因素,一是非洲国家自己内部老百姓的配合与决心,这一点比欧美国家好得多;第二是国际社会的合作,但是这一点是比较令人担心的,过去非洲依赖于欧美国家支持的很多医疗卫生体系现在处于崩溃的状态。世界卫生组织强调,在过去二十年,中非合作极大地改善了非洲的医疗卫生水平。然而很遗憾,当前中国面临疫情,欧美国家不仅没有接过中国在非洲医疗卫生方面的责任,反而在一旁看笑话。所以国际社会怎么样支持非洲国家更好地抗疫?我认为中国应该强调这个问题,因为如果非洲大陆处理不好疫情,会大大延缓人类抗击疫情的进展。


二、当前中非合作抗疫的若干特点


过去60年,中非合作中最有成效的方面就是在医疗卫生方面的合作和努力。现在我们在非洲50多个国家都有医疗队,过去几十年,中国向非洲派出了数万医疗人员,救治的非洲病例达到了3亿人次。过去20多年,中国在非洲建立了一大批抗击疟疾的医疗中心,在抗击埃博拉的过程中,中国又获得了在热带大陆抗击大规模传染病的经验,这也为我们这次抗击新冠肺炎提供了经验。这次驰援武汉一线的医疗队员中有很多人都是去过非洲的,这些经验使得我们发生疫情的时候可以共同合作推动这方面的工作。疫情发展到今天,中国和非洲国家的紧密合作已经非常有成效了。当然,4月初在广州发生了一个小小的插曲,就是一部分非洲籍居民在配合中方管理方面出现了一些偏差,后来西方国家发表一些“带节奏”的言论挑动中非之间的矛盾冲突,但是因为中非双方坚强有力的政治互信,所以很快就调整过来了。


当前的中非合作抗疫要做好以下几方面:


第一,需要中非双方各方面的参与,推动中非在各个层面更加有效的合作。一方面中国要加大对非洲新冠肺炎疫情抗击的政府层面的合作,不一定要直接派遣医疗队,而是可以在技术指导和管理方面分享双方的经验知识。


第二,要加强中非民间企业和智库之间的合作。现在中国在非洲有上万家的企业,他们散布在非洲的几十个国家,也有很多在华的非洲留学生,他们在双方合作中是可以扮演关键角色的。另外,可以做好民间社会NGO的合作,中国可以加强和“无国界医生”及其他NGO的合作,将抗疫下沉到民间,这样可以更好地产生作用。


第三,要注重智库、媒体和舆论方面的合作。现在舆论战硝烟四起,这些日子,中非民间有一些对抗的情绪,这个是非常容易被煽动的,如果舆情引导不好、民情民意沟通不畅,有可能影响传统的中非友好的“大船”。我们前一段时间也做了一些努力,召开了一次和非洲十几个国家将近30个智库的视频会议,最后我们通过了一个关于“中非紧密合作共同抗疫”的联合倡议书。这个倡议书是我们和非洲几十个国家智库共同起草的,我们也翻译成了中文以外的六大语言,现在在非洲很多国家以本土的语言进行发布,对舆论引导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并且我们通过前方使馆的社交媒体账号在当地进行传播,这方面的工作要加强。


第四,现在中非合作既要立足当下,更要着眼于长远,我们要通过这次的中非合作抗疫实现“标本兼治”。我认为,非洲的疫情抗击既是一个科技的问题,也是政治问题。这次疫情抗击中,中国展现出的国家治理模式的有效性,对非洲国家产生了进一步的影响。过去20年,非洲国家已经越来越感觉到西方的多党制度实际上是阻碍非洲经济发展的障碍,现在非洲国家觉得如果非洲要阻止疫情,不仅是抗疫的问题,更是国家制度重构的问题。我想通过这次双方抗疫,我们中非双方可以在国家有效治理方面强化政府的功能,在医疗科技、卫生教育、环境生态保护和传统文化的复兴方面加强合作。非洲传统文化特别强调集体精神,所以每当疫情发生的时候大家都能够团结起来,而不是在撕裂当中走向毁灭,这些都是中非双方可以进一步挖掘的。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角度来看,我认为中非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合作可以走在世界前沿,给世界做表率。中非通过抗击疫情的合作,跨越文化的差异,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从而带动全球抗疫,抛弃意识形态、宗教和文化的差异,共同来面对人类的挑战。所以我说中非合作不仅引领了人类在经济、科技方面的发展,也可以在抗击疫情这样的突发方面做得更好。


最后,高校可以做一项工作。就是把大量在华的非洲留学生和在非洲的中国华人更好地组织起来,通过我们双方亲自见证的案例更好地沟通双方的民情民意。特别是高校的智库,现在需要跨越语言的障碍,现在国内召开很多国际会议基本上还是中国学者自己在讲,真正要产生成效,还是应该更多加强非洲多语种、即时的沟通,加强这方面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