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院内要闻
首页  -  新闻报道  -  院内要闻  -  正文
孙永平:中国-东盟气候变化国际合作

来源: 时间:2022-11-08 点击量:

中国-东盟气候变化国际合作


孙永平

华中科技大学国家治理研究院副院长、全球气候治理研究中心主任


非常感谢杜院长,也非常荣幸给大家分享我对中国东盟气候变化国际合作的一些思考。因为中国和东盟在经济方面在政治方面有很多合作,我们需要一个新的窗口,而气候变化可能就是这样一个新的窗口。下面我将从四个部分为大家介绍中国-东盟气候变化的国际合作。

第一部分是东盟应对气候变化的工作现状。

首先是东盟气候变化趋势。东南亚是地球上最容易受到气候变化的影响的地区之一,中国也是最敏感的地区之一。这里包含两层意思,一层意思是说这些地方受到气候变化的影响可能很大,另一层意思是这些地方的人口密度相当的高。东盟地区极易受到海平面上升和高温热浪的影响,因为人口众多,经济资产广泛分布在沿海地区。这两个极端气候事件的频率、强度和持续时间都会发生显著变化。根据预测,到2100年,在RCP8.5的情境下,泰国海平面可能会上升1-2米,新加坡海平面可能会上升0.45-1.02米。我们必须要避免这种情景,因为如果真这种情景出现,对全球有相当大的影响。

接下来是气候变化对东盟经济和健康的冲击。海平面上升将对东盟地区的人口和经济产生重要冲击。印度尼西亚、泰国、越南、缅甸等国家与其他东盟国家相比,将面临更严重的损失,这些国家的淹没区面积和受影响人数也明显更多。同时,高温热浪在柬埔寨、印度尼西亚、老挝、菲律宾、泰国和越南等国带来更高的单位面积死亡人数。

然后是东盟的碳排放形势。碳排放最大的是印度尼西亚,大约排放6.2亿吨,这个排放值并不小,在全球排前八。近年来由于制造业转移到越南,它的排放也在急剧的增加,加上泰国和马来西亚,这几个国家在东盟地区是碳排放比较高的地区。他们的能源结构也是高度依赖煤的,化石能源的使用量比较高。

最后是东盟应对气候变化的工作。东盟也很重视气候变化,东盟成员国最早于2009年设立了东盟应对气候变化工作组,旨在加强区域气候变化合作。2012年,东盟制定的《东盟共同应对气候变化行动计划》中提出了应对气候变化目标、计划及实现机制,成为东盟进行气候治理的行动指南。2019年,东盟通过了《东盟气候变化联合声明》,协调各地区的利益、关切和有限事项。2021年10月7日,东盟发布了第一份《东盟气候变化状况报告》。该报告对东盟地区的气候变化状况进行了总体展望。

第二部分是中国的气候行动。

中国的碳排放需要从几个维度来讨论,既要看它的年度总量,也要看到累计碳排放、人均碳排放和碳强度。从总量来看,中国年碳排放总量达110亿吨左右。中国年人均碳排放已达到7.4吨,这个值不算太小,其实已经超过了全球平均值,也超过了欧盟的平均值,总的来讲是个中等偏上的水平。

但是从1870年以来累计碳排放的话,中国占比其实并不是太高,美国仍是第一大排放国。这里涉及到一个问题,就是历史责任的划分问题,因为我们气候变化不是即期的排放导致的,而是累积的浓度导致的一个气候变化。那么根据我们也有几个不同的一个责任划分的角度,另外,可以看到中国生产端排放比消费端多一点,这说明中国很多的排放是在给其他国家排放。

下面是中国的1+N政策体系。中国在2020年提出“双碳”目标,然后2020年年底很多人又说中国的具体的行动计划不足,但实际上中国其实酝酿一个很大的整体性的政策体系,我们叫政策群。这个体系既包括能源、工业、交通运输、城乡建筑等多个行业规划,也包括财政金融、科学技术、人才培养与学科建设、企业管理、绿色消费、统计与核算等保障措施。

特别需要提到的是中国在气候变化国际合作上的努力。首先,在二十大报告中,中国“积极参与和引领应对气候变化国际合作”的提法已经升级为“积极参与全球气候治理”。治理这个词的层面比国际合作要高,它包括议题的设立、规则的制定、气候谈判、气候外交、双多边合作等多个维度。第二,中国要开展绿色经贸、技术与金融合作。包括优化贸易结构、加强绿色标准国际合作、加强节能环保产品和服务出口、加大绿色技术合作力度、深化绿色金融国际合作。中国有许多绿色低碳环保的技术,还有专业的服务和人力资源培训体系,整体有很强的优势。同时,中国也要加强金融合作,要善用全球资源,不能只用中国的资源去进行全球气候治理。第三,推进绿色“一带一路”建设。中国现在着力在推绿色“一带一路”,任何到“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投资的项目,必须要经过环保审批。第四,最近王毅在联合国大会上面提到《全球清洁能源合作伙伴关系》。这个合作伙伴关系的概念性文件中包括联合举办论坛,推动双多边项目合作,特别是从产业链、供应链角度的合作,也包括气候变化的基础设施建设和人才的流通等等。2022年6月24 日,习主席主持全球发展高层对话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会议将推动建立全球清洁能源合作伙伴关系纳入会议成果。

第三部分是中国-东盟气候变化合作。

第一,中国-东盟气候合作基础广泛。中国和东盟国家共同支持《联合国应对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和《巴黎协定》,同时坚持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公平原则、各自能力原则和可持续发展原则。而且中国和东盟国家均属于最容易受到气候变化不利影响的国家,双方在应对气候变化的问题上具有很多共性,易于形成共识。双方应对气候变化合作的动机均具有强烈的内生性,在推动气候合作时双方诉求一致。

第二,中国与东盟气候合作成果丰硕。如上所述,中国和东盟都属于气候敏感性国家,所以在这个方面很多的共性易于形成共识。2008年3月,在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第三次领导人会议上发表《领导人宣言》,重申加强适应气候变化的能力的重要性。2008年7 月,在中国-东盟组织外长会议上,中国再次倡议双方在气候方面进行密切合作,共同应对各种环境灾难的挑战,得到东盟各国的积极响应。2011年5月24日,中国-东盟环境保护合作中心在北京正式启动,该中心将成为落实中国-东盟环境保护合作战略及相关合作项目的主要实施机构,成为我国对外交流环境保护合作的重要桥梁。2017年,中国环境保护部、外交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和商务部联合发布《关于推进绿色“一带一路”建设的指导意见》,继续强调重视气候变化,并将中国—东盟合作机制列为需要强化的合作机制的首位。2018年 11月,第21次中国-东盟领导人会议发表的《中国-东盟战略伙伴关系2030年愿景》明确提出,要加强环保、可持续发展合作,落实《中国-东盟环境保护合作战略》。为进一步推动中国-东盟环境合作的务实开展,在前两期合作战略及行动计划取得良好成效的基础上,双方共同制定了新一期《中国-东盟环境合作战略及行动框架(2021-2025)》,其中应对气候变化与空气质量改善、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生态系统管理是重要的两大战略方向。2022年9月15日的时候,中国—东盟应对气候变化与生态环境对话和2022中国—东盟环境合作论坛召开,强调愿与东盟国家推动全球发展倡议和东盟共同体愿景2025在绿色低碳领域的协调对接。

第三,中国与东盟气候合作未来的关系有更为密切的趋势。首先,国际政治格局的变化使中国-东盟气候合作关系更为密切。国际形势日益动荡、俄乌冲突加剧、地缘政治分歧凸显、南北矛盾加深,我国与美国和欧洲等西方国家的气候合作进程屡遭瓶颈。受美国“重返亚太”战略和中国“一带一路”战略影响,东南亚的地缘政治价值也在发生变化,东盟作为美国、欧盟等国家拉拢对象的战略地位进一步凸显,大国之间在东南亚地区的竞争将会更加激烈。但美国仍大肆搞单边主义、地缘博弈和绿色壁垒,挤压发展中国家的发展空间。为了防止自身在大国的竞争中被边缘化,更好地反映自身在应对气候变化领域的利益诉求,东盟应该进一步加强与中国气候合作,争取东盟区域气候变化合作的主导权。

然后,气候危机的日益严峻使中国-东盟气候合作内容更为广阔。目前来说,中国-东盟的气候变化合作属于生态环境保护框架中的一部分,并且主要集中于空气质量改善和生物多样性保护这两大方向。但随着气候危机的加剧,中国-东盟今年展开了更多聚焦于气候议题的对话,例如气候政策与行动、气候适应城市发展、区域碳市场与气候金融、中国—东盟绿色价值链伙伴关系、中国—东盟企业技术创新与可持续发展等等,因此,双方未来必将开启更多关于气候减缓与适应方向的交流与合作。

最后,中国与东盟区域经济一体化使中国-东盟气候变化合作形式更加多样。《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的生效实施、泛亚铁路开通运营,让基于市场机制的绿色技术与绿色投资合作发挥更大作用。非市场机制主要是指在南南气候变化合作框架下,为东盟国家提供的气候援助,既包括我国为应对气候变化提供的对外援助经费,也包括通过赠送节能和可再生能源设备、分享发展经验、传授专业技术知识、支持编制低碳示范区规划等方式,为东盟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提供能力建设和经验分享。中国与东盟未来将会基于市场与非市场手段进行多边的气候合作。

第四个部分是四点政策建议。

第一,以“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为基础,推动中国-东盟气候合作。中国与东盟应对气候变化合作应在“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下继续推进。气候变化是全球治理的一个新的重要领域,影响大、涉及面广、张力巨大。在日趋严峻的形势面前,人类社会的方方面面都受其影响,我们不能用传统的眼光来审视气候变化问题,应该转变片面追求国家利益的功利主义思想,摈弃零和博弈思维方式,以“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来推动人类社会的应对气候合作。同时,中国和东盟应该全面加强团结合作,坚持多边主义,共同抵制发达国家的单边措施,坚定维护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以国际法为基础的国际秩序,坚定支持《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及其《巴黎协定》确定的目标、原则和框架,全面落实《巴黎协定》,推动构建公平合理、合作共赢的全球气候治理体系。

第二,基于互惠互利的市场机制,构建中国-东盟区域碳市场。市场机制能够激励各国加快减排进程,在推动气候变化国际合作中起着关键性作用。为此,我们建议:一是要推动建立中国-东盟区域碳市场。通过碳市场打通跨国间清洁能源领域的合作壁垒,促进国家间的资金、技术和人才流动,实现全球资源最优配置,推动东盟清洁能源发展进程,鼓励东盟国家经济发展方式向绿色、低碳、可持续转变。二是推动人民币成为未来中国-东盟碳市场的结算货币。借助中国-东盟区域碳市场,逐步扩大人民币在能源、原材料、食品等大宗商品领域的应用,丰富人民币结算金融资产,构建以人民币为基础的碳排放权交易结算体系,进一步推动人民币国际化。

第三,依托 “一带一路”、《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等战略,深化中国-东盟绿色能源合作。特别要共同推动全球清洁能源合作伙伴关系,中国是全球最大的可再生能源运营国,也是在建规模最大的国家,也是最大的装备制造国。东盟在能源清洁低碳转型方面制定了宏伟目标,例如印度尼西亚确保到2025年其能源供应的23%来自于可再生能源,这个相当大的挑战给东盟与中国带来了非常大的互惠互利的合作空间。

第四,基于中国和东盟的气候目标和政策,合理布局中国-东盟国家气候合作。梳理中国和东盟国家应对气候变化的战略和政策,对比分析重点国家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的技术路径,识别重点国家优先合作领域和合作方式,为未来进一步开展中国与东盟国家应对气候变化的谈判及合作提供决策支撑。

以上就是我的发言,欢迎大家批评指正。

(感谢蒋经宁博士为整理本发言所作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