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院内要闻
首页  -  新闻报道  -  院内要闻  -  正文
我院院长欧阳康出席全省社科理论界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座谈会并发言

来源: 时间:2022-11-29 点击量:


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首要政治任务。为进一步深入研究阐释党的二十大提出的重要思想、重要观点、重大战略、重大举措,推动党的二十大精神在荆楚大地落地生根,11月23日,由省委宣传部、省社科联共同主办的全省社科理论界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座谈会在武汉召开。

       湖北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许正中指出,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首要政治任务,社科理论界责任重大、使命在肩,必须走在前列,多学一些、学深一层、学透一点。许正中强调,社科理论界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根本遵循,聚焦中心任务,围绕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全国构建新发展格局先行区等事关建设现代化强国、现代化强省的重大问题,加强对策性研究、建设性研讨,解放思想、结合实际、深入思考,提出有用实用管用的新思路新办法。要坚定文化自信和历史自信,以强烈的历史主动精神,积极投身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提供强大的价值引导力、文化凝聚力和精神推动力。要主动扛起责任,发挥湖北社科人才众多、资源富集优势,坚持学习在先、研究在先、实践在先,在宣传宣讲、阐释解读、推动落实上担当作为,当好真理传播者、理论阐释者、实践推动者,用思想伟力激发奋进动力,推动党的二十大精神在湖北落地生根。


      会上,省理论社科单位负责同志和专家代表,就讲好党的创新理论的道理学理哲理进行了交流发言。现将发言摘要如下,以飨读者。




——全省社科理论界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座谈会发言摘要


把握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建设的实践逻辑

赵凌云 华中师范大学党委书记、省社科联主席、教授

党的二十大报告将教育、科技、人才整合为一个整体性的重大问题单列一个部分论述,在党的全国代表大会报告中还是第一次,体现了党对教育、科技、人才事业内在规律的新认识,体现了新时代教育、科技、人才工作的新要求,是党有关教育、科技、人才工作理论与战略的重大创新。

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建设要立足于创新驱动发展。教育、科技、人才三者是一个有机整体,统一于创新。没有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是无源之水;没有科技强国,教育强国、人才强国是无本之木;没有人才强国,教育强国、科技强国是沙上之塔。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与人才强国,统一于创新驱动、统一于现代化进程。

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建设要着眼于发展独立性自主性安全性。确保发展的独立性自主性安全性,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保障和鲜明特色。教育、科技、人才是确保发展独立性自主性安全性的重要环节。如果不通过自主创新开辟新领域,就永远难以并跑和领跑;如果不通过科技自立自强开辟新赛道,就会永远受制于他人制定的竞赛规则;如果不通过创新驱动塑造发展新动能,就永远难以实现高质量发展;如果不实现科技自立自强、人才自主培养、自主知识体系构建,就永远难以形成中国在国际分工体系以及产业链供给链价值链中的新优势。

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建设要聚焦于增强现代化人才支撑。一要提升人才自主培养质量,推进人才资源自主可控。二要加速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着力形成人才国际竞争比较优势。三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助力人的全面发展和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四要建设国家战略人才力量,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从大历史视野理解中国式现代化

马敏 荆楚社科名家、华中师范大学中国近代史研究所所长

中国式现代化既是现实的,又是历史的,同中国早期现代化有区分,有断裂,但并非一刀两断。

就中国现代化历史全过程看,实际包含两个既有本质区别、又有内在联系的历史发展阶段:一是从1860年代洋务运动到1949年新中国建立前的早期现代化阶段;一是从1949年至今的社会主义现代化阶段。中国式现代化所呈现的独特性,恰来自于这两大阶段各自不同的特征及其内在历史联系。这两大阶段的现代化有着共同的历史文化基因。中国是在资本主义现代化道路走不通的情况下,主动选择了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正因如此,我们才有充分的理由通过总结中国早期现代化何以不成功的历史教训,认识到现代化不等同于西化,西方模式也并非现代化的唯一模式,从而立足于中国国情探索另一条不同于资本主义现代化的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

中国式现代化既是中国的,又是世界的,在看到中国特色的同时,不能忽视各国现代化的共性。

现代化代表着人类社会发展的方向和一般规律。我们说现代化不是西方化,主要是说走向现代化的路径不止一条,现代化不能以西方标准为唯一标准,尤其在政治现代化方面,各国有各国不同的社会制度,适合于自身国情的制度就是最好的制度。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农业农村现代化同步发展,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协调发展,经济发展与共同富裕相辅相成,经济开发与生态文明建设同频共振,这些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核心内容,同时也反映了人类现代化的普遍趋势。“中国式”不是说仅仅中国独有,也不意味着中国可以脱离世界而独自发展,而是通过中国的特殊性映照文明的多样性和普遍性,在尊重人类文明不同特性的基础上,融会不同文明的优长为我所用,从而创造人类文明的新形态。


中国式现代化的底色、底盘、底线与底气

喻立平 省社科联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数千年来,中华民族走着一条不同于其他国家和民族的文明发展道路。我们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是偶然的,是我国历史传承和文化传统决定的。”从一个宏大的历史时空背景下去看源于中华五千年农耕文明的中国式现代化,可以更清楚更深刻地认识其中国特色。

中国式现代化的底色。“底色”就是影响现代化道路走向、价值取向的那些最基本的价值信仰、思维方式、行为模式等,即文化之根、文明之源。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党创新理论的“根”,“中华文明根植于农耕文明”。农耕文明孕育的中国人的精神基因就是效法天地之道,一是“天道酬勤”,二是“天道无亲,常与善人”,中国人自古追求大同社会、共同富裕。因此,中国人的精神基因与科学社会主义的价值观和本质特征“具有高度契合性”。

中国式现代化的底盘。中国式现代化的五个方面特征都离不开一个“农”字。“人口规模巨大”,数亿农民是最大的红利和资源;“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农业农村是最大的短板;“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农耕文明是最深厚的滋养;“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农村是绿色发展的最大空间等。“三农”是中国式现代化基本盘。

中国式现代化的底线。发展底线,是实现可持续发展,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安全底线,是农业农村的稳定,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我们强大的底线,就是农耕文明,要传承中华民族精神基因,实现文化振兴。

中国式现代化的底气。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最大空间就是“三农”。我们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使数千年延续至今的农耕文明真正获得新生。


在法治轨道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周叶中 武汉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

党的二十大报告围绕“坚持全面依法治国,推进法治中国建设”进行专章论述、专门部署,提出一系列新思想、新论断、新举措,深刻阐明了“在法治轨道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必然性。

全面依法治国的重大意义决定了在法治轨道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必然性。一是全面依法治国具有现代性意义。法治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应有之义,“一个现代化国家必然是法治国家”;二是全面依法治国具有工具性意义。法治是党领导人民治国理政、推进现代化国家建设的基本方式;三是法治具有革命性意义。现代化国家建设涉及国家治理各方面、全过程,从整体到局部直至每一个环节的运行、变革、重塑、改造、升级和发展都离不开法治。

全面依法治国的重要地位决定了在法治轨道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必然性。国家治理现代化本质上就是国家治理法治化,法治体系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骨干工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法律表现形式。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然要求推进国家法治现代化、国家治理法治化,从而为党长期执政提供法治保障、为人民美好生活提供全面依托,为党和国家长治久安提供长远之策。

全面依法治国的独特作用决定了在法治轨道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必然性。法治具有根本性、稳定性、长期性特点,这就决定了法治具有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独特作用,能有效保障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社会主义方向等国之根本,有效保障党领导人民逐步实现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蓝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等未来预期,有效保障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长期任务、长远谋划在法治轨道上方向正确、有条不紊、坚持不懈地推进下去。


增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

沈壮海 武汉大学党委副书记、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

增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是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的战略要求。

增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离不开科学理论的武装和引领。精神的力量多种多样,但唯有科学理论融注其中的精神力量,才更为深沉、持久。我们必须始终将马克思主义作为我们立党立国、兴党兴国的根本指导思想,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将之转化为坚定理想、锤炼党性和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的强大力量。

增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离不开发展战略的自觉和坚定。将精神力量的建设及其发挥放在战略全局中的重要位置予以自觉观照和扎实推进,是我们党一以贯之的优良传统,也铸塑了并继续铸塑着我们党的精神优势。我们必须深刻理解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和本质要求,系统把握新课题、新要求,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强大的精神力量。

增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离不开精神传统的承扬和开新。一个民族、国家和政党的优秀精神传统是滋养其精神成长、砥砺其精神力量的重要营养之源。我们要持续抓好中华传统美德的传承,自信自强、守正创新,踔厉奋发、勇毅前行。

增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离不开优秀文化的醅酿和滋养。文化常被誉为精神的家园。我们必须锲而不舍推进文化自信自强,推动形成适应新时代要求的思想观念、精神面貌、文明风尚、行为规范,推动全社会文明程度的不断提高。

增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离不开先进制度的支撑和保障。任何制度体系都体现着相应的价值理念、精神追求,同时又对精神世界的建设发挥着极为重要的导向激励、规约塑造作用。我们要把我国制度优势更好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转化为团结奋斗的强大精神力量。


提升构建中华文明新形态的理论自觉

欧阳康 华中科技大学国家治理研究院院长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到了“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这就要求我们对人类文明形态开展全面系统深入研究,以便形成恰当的参照,更加清晰地认识和构建中华文明新形态,提升构建中华文明新形态的理论自觉。

文明问题极度复杂而且多变,深入开展文明形态问题研究,需要有正确的理论和方法。建构新时代文明形态学,目的是更好把握人类文明发展历史、本质规定、运行规律、演进逻辑、当代特点和未来走势,以引领中华文明更加自觉地行进在人类文明发展大道上,并能通过中华文明新形态的构建为人类文明健康发展发挥更加积极的促进引领作用。

文明形态学研究包含着很多的分支研究。文明发生学研究,深度探析人类文明的个体发生和系统发生、种族发生和民族发生,区域发生和全域扩展、历史发生和当代发生等。文明演进学研究,探析人类文明发展、演进和进化的内在规律,揭示其内在的动力机制。人类文明以自然界为基础,又是一个不断超越自然形态并趋于文明形态的过程。文明类型学研究,探析人类文明的多元形态和多样类型,探析其间的互动规律。文明融通学研究,探析不同文明之间的冲突与并存,如何通过交流与互动实现融合与共进。文明传播学研究,探析不同文明的交往和交流,学习与互动,沟通与理解,探讨不同文明之间如何相互影响和相互促进,相互学习与共同繁荣。

文明形态学研究还有很多的领域和论域,可以提出和回答很多问题,构建其很多的分支。通过这些研究不仅可以及时地回答和解决新时代中华文明形态发展中的各种问题和难题,还可以不断地拓展我们的研究视域,促进文明理论创新和文明实践创新,提升我们的文明自觉。


从“两个谋”到“四个谋”彰显伟大使命

覃道明 江汉大学党委书记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共产党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党,也是为人类谋进步、为世界谋大同的党。”对比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的“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从“两个谋”到“四个谋”,中国共产党对自己的伟大使命作了更全面更深刻的表达。

为人类作贡献是中国共产党的不懈追求。中国共产党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根本指导思想的党,从诞生第一天起就肩负着双重使命:实现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充分彰显中国共产党胸怀天下的品质。邓小平同志曾指出:“衡量我们是不是真正的社会主义国家,不但要使我们自己发展起来,实现四个现代化,而且要能够随着自己的发展,对人类作更多的贡献”,“到下世纪中叶……社会主义中国的分量和作用就不同了,我们就可以对人类有较大的贡献”。

更多关注人类共同命运,是中国发展进步的重要标志。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的发展本身就是对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巨大贡献。中国始终把自身发展置于人类发展的坐标系中,坚持合作共赢、共同发展。中国人民始终同世界各国人民团结合作,维护国际公平正义,为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重大贡献。

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充分体现。科学技术尤其是信息技术突飞猛进,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世界越来越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中国发展与世界发展、人类共同命运高度统一。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题中之义。

更加专注于办好自己的事情。把民族命运和国家前途放在自己力量的基点上,以自力更生、自信自强展开大业、创造伟业,是历史的结论,也是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要求。


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

王雨辰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哲学院院长、教授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这就使得如何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内涵及其所追求的发展的特质,成为实现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解决的前提性问题。

从追求高质量发展应遵循的基本原则看,我们只有把发展建立在尊重自然规律和生态规律的原则基础上,才能坚持保证发展的协调性和可持续性。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既是中国式现代化和美丽中国建设的内在要求,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特质和美丽中国建设奋斗目标的价值取向。只有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才能凸显中国式现代化的特质和美丽中国建设奋斗目标的价值取向,才能深刻认识到中国式现代化所追求的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质量发展。

党的二十大报告进一步要求我们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并强调必须认识到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化、低碳化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这不仅要求我们应当加快建设与生态环境相适应的现代生态经济体系,而且要求我们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解决当前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局面和制约我国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卡点和瓶颈,大力发展以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生物技术、新能源、新材料、绿色环保技术等为基础的高新技术产业和新兴产业,为实现我国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奠定基础。


“共同缔造”是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实践表达和制度创新

陈军亚 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农村研究院教授

民主是全人类的共同价值,这一共同价值在不同国家有不同的实践形态。全过程人民民主不仅丰富了民主价值的实践形式,也创造了人类政治文明的新形态。

全过程人民民主重在实践。当前,湖北正在大力开展“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活动。共同缔造的核心要义正是全过程人民民主在基层治理中的实践表达,并在实践中激活和创新了基层民主制度。

共同缔造对全过程人民民主的践行具有如下特点。一是价值理念的人民性,共同缔造以解决人民群众生活中的“急难愁盼”问题为出发点,其民主实践体现了人民意志、保障了人民权益、激发了人民群众的创造活力。二是民主主体的广泛性,共同缔造从整治人居环境入手,但不是简单解决美好环境的具体问题,而是要创新社会治理,由过往政府单一的自上而下的管理转变为政府、社会与群众共同治理,强调“共同性”。三是民主实践的全过程性,共同缔造的每一个环节,都强调了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共同缔造让民主运转起来,是民主实践的全过程运转。四是民主体验的真实性,共同缔造从与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领域做起,从人民群众能够直接行使民主权利的领域做起,从能够做得到的地方做起,并通过完整的工作环节和程序,保障和落实人民群众的参与行为。五是民主成果的实效性,共同缔造从人民群众利益息息相关的小事着手,以解决人民的“急难愁盼”生活所需为出发点,以满足人民对于美好生活的需要为落脚点。六是制度创新的内生性,共同缔造激发了人民群众的创新精神,创造了党员入户制度、“两代表一委员”一线协商制度、“村湾夜话”议事制度等,拓展了民主渠道,丰富了民主形式。


“共同缔造”是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实践表达和制度创新 湖北日报数字报  https://epaper.hubeidaily.net/pc/content/202211/24/content_200755.html